断更4个月,思考了很多事情:
我是一个走的很慢,遇到问题习惯停下来彻底解决,再继续往前的人;
所以断更这几个月,除了疫情居家的懒惰和老婆怀孕生小孩的事情之外,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。
一是思考这个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,我该输出什么样的内容,我的目的是什么,想要达成什么效果?
二是我想回家了,来上海已经8年,想回家发展,别的又不会,就会点SEO,回家该怎么办?
三是有人说SEO不行了,有人说SEO依然很行,到底行不行,或者怎么做才行。以及流量走向,流量低,流量不精准,获客成本高,转化低,具体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,逐步也从单纯的引流转向流量变现上思考。
先来说说第一个:公众号问题
目的第一条就是想通过公众号,打造个人IP,接一些单子,但目前服务团队不完善,单子已经饱和,目前不打算接新订单,先把手里的做好。这可能也是我懈怠的一个理由吧。
其次是,一直以来都是自己闭门造车的瞎捉摸,也想着打开心扉的,多交一些行业朋友,多发表自己的看法,看看自己想的是否正确和准确,加速和完善自己的成长。
关于定位和内容这块,期初也是想着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,但整体看下来反响不是很好,可能过于理论化。不符合现在人阅读的快节奏以及实用性。
后续可能会从SEO案例分析,SEO疑难解答,以及效果测试反馈角度出发,以实实在在的例子,常见的问题,或者周期性测试效果反馈给大家。(有更好的主意或想看的内容,可以留言或私聊我)
第二个问题:SEOer的发展
基本上SEOer的发展,留着大城市的SEO,多数是负责大站SEO或外贸SEO,或者转竞价和运营岗,而回乡发展的SEOer好像只有创业一条路,因为家乡的企业给不了理想的待遇,随随便便接几个单子就比打工强,这可能是大部分SEO的想法。
创业也分2种,一种是做服务,虽然说搞SEO服务,相对风险小,但客户的挖掘,以及持久稳定性就差一些,要么新客户难找,要么老客户做个一年半载就不做了,而且搞服务上限很低,一个人或一个团维护不了几个客户,时间久了,人被拖的很累,客户也散了。
另一种是自己做项目,但项目周期会相对较长,回报慢,且完整的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资源也不小,风险就会大很多。若是转行做其他,没人带和新入行没什么区别。抱怨SEO难做,那么其他行业一样难做。
服务、项目,两者风险对冲。我觉得可以这样:在目前在职期间,自己看好1-2个项目,慢慢做着,同时接几个单贴补项目的开支,在项目稳定之后,就可以包装成案例,后续的服务转型为效果营销。稳稳当当!
个人的建议是:若是自己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学习能力,可以试着追追风口短视频和社交电商。不然的话,还是劝大家做自己擅长的,先别管SEO还能活几年,虽然不如前几年,但三五年内还有的玩。
做自己擅长的,做自己有的,千万别投机取巧!!!
第三个问题:关于搜索和流量的思考
随着移动搜索的发展,以及私域流量的加剧,外部获取流量越来越难,用户认知提升也会延长转化周期和获客成本提升。选择多了,也不是最优选择了,网站SEO就没有那么重视。
但搜索是一直存在的,只是换了一种形式,可能会从行业认识你,接下来会了解你品牌,所以品牌营销这几年也越来越受重视。其次是搜索渠道的变化,最初就是百度360搜狗神马这些搜索引擎,现在有了知乎,小红书,淘宝,微信,抖音等平台型搜索,了解这些平台的排序机制,对于SEO开疆扩土也是很好的方式。
说会流量,流量也越来越具有特征化,要购物的会在购物平台寻找想要的商品,想看新闻的会在新闻APP上看新闻,想学菜的在做菜APP上学习,所以流量碎片化是大势所趋,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顺势而为,打造自己的专业性。盯着一个领域扩大品牌知名度,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结合2和3的创业,有个玩法就挺好玩:
选择适合产品的引流渠道:网站、知乎、小红书、公众号、抖音、自媒体
选择适合转化的交互方式:微信、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
量变操作单一渠道或多渠道铺设,配合短路径的转化方式,是个不错的小而美的项目操作方式。
这就是这几个月整理的东西,还是有点干巴,写文总是在全面详细和精简之间纠结,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。
本文由帅斌SEO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huaibin.cn/blog/66696.html